三部门:2025年基本建成高水平研究生教育体系
- 发布日期:2020-10-12
- 浏览次数:248
信息来源:中国财经报
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日前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规模结构更加优化、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培养质量显著提升、服务需求贡献卓著、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的高水平研究生教育体系。到2035年,初步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生教育强国。
《意见》指出,坚持供给与需求相匹配、数量与质量相统一,保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培养能力相匹配的研究生教育发展节奏,博士研究生招生规模适度超前布局,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稳步扩大。以国家重大战略、关键领域和社会重大需求为重点,增设一批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类别。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原则上只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新增硕士学位授权点以专业学位授权点为主。
《意见》提出,建立基础学科、应用学科、交叉学科分类发展新机制,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健全退出机制。设立新兴交叉学科门类,支持战略性新兴学科发展。完善“双一流”建设动态监测与调整机制,引导建设高校和学科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意见》强调,优化布局结构,服务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坚持质量导向,完善学位授权审核工作。建立健全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研究生招生计划调节机制。实施国家关键领域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招生计划。在现有财政拨款制度基础上,探索实施以国家重大科学研究、工程研发等科研经费承担培养成本的科研项目博士研究生专项招生计划。探索建立研究生招生计划管理负面清单制度。
《意见》要求,完善科教融合育人机制,加强学术学位研究生知识创新能力培养。聚焦人才培养成效、科研创新质量、社会服务贡献等核心要素,健全分类多维的质量评价体系,扭转不科学的评价导向。鼓励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对研究生培养质量进行诊断式评估。加强研究生教育质量监测。
《意见》明确,要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体系,加大博士研究生教育投入力度,研究建立差异化生均拨款机制,加大对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研究生培养的支持。完善培养成本分担机制,合理确定不同类型研究生教育学费收费标准,健全教育收费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完善政府主导、培养单位统筹、社会广泛参与的研究生资助投入格局。建立完善资助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加大对基础学科和关键领域人才培养的资助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