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关稳就业、旅游消费、数字乡村发展……本周民生大事值得关注!
- 发布日期:2023-04-21
- 浏览次数:118
信息来源: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常务会研究优化调整稳就业政策措施
国务院总理李强4月1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听取了当前就业形势和优化调整稳就业政策措施的汇报。会议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要进一步强化政策引导,在保持稳就业政策总体稳定的同时,有针对性优化调整阶段性政策并加大薄弱环节支持力度,确保就业大局稳定。要突出稳存量、扩增量、保重点,既有力有效实施稳岗支持和扩岗激励措施,更大程度调动企业用人积极性,又认真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服务,进一步稳定政策性岗位规模,多渠道拓宽就业空间。对失业和其他就业困难人员要分类予以帮扶。要着力破解结构性就业矛盾,采取务实管用措施稳定制造业、外贸企业等就业规模,突出就业导向优化高校专业设置,面向市场需求提升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质量。要强化宏观政策、产业政策等支持,通过扩大有效需求、提振市场信心、稳定企业经营带动更多就业,推动就业增长与经济发展互促共进。
详细阅读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研究优化调整稳就业政策措施等
五部门联合印发《2023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
近日,中央网信办、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乡村振兴局联合印发《2023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部署了10个方面26项重点任务。在夯实乡村数字化发展基础方面,将加快补齐乡村网络基础设施短板、持续推动农村基础设施优化升级、稳步推进涉农数据资源共享共用。在因地制宜发展智慧农业方面,将加快农业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强化农业科技和智能装备支撑。在多措并举发展县域数字经济方面,将进一步培育壮大农特产品网络品牌,培养新型农村电商人才,发展农村电商新基建;完善农村寄递物流体系,重点建设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等。
详细阅读 >>中央网信办等五部门印发《2023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
文旅部组织开展2023年文化和旅游消费促进活动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发布《关于组织开展2023年文化和旅游消费促进活动的通知》,决定组织开展2023年文化和旅游消费促进活动,活动时间为3月至12月。《通知》推出消费惠民措施,落实“百城百区”金融支持文化和旅游消费行动计划,制定实施消费补贴、积分奖励兑换等惠民措施,落实小微企业减费纾困政策,提升支付便利化水平。鼓励各地因地制宜推出消费惠民措施,引导文化和旅游市场主体在活动期间推出各具特色的优惠促销政策,进一步加大惠民力度。在消费场所空间建设及惠民措施活动实施中做好适老化服务。
详细阅读 >>文化和旅游部组织开展2023年文化和旅游消费促进活动
两部门印发《关于加强5G+智慧旅游协同创新发展的通知》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文化和旅游部发布了《关于加强5G+智慧旅游协同创新发展的通知》,《通知》提出总体发展目标和九大工作任务,力争到2025年,我国旅游场所5G网络建设基本完善,5G融合应用发展水平显著提升,产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5G+智慧旅游繁荣、规模发展。其中,创新5G+智慧旅游服务新体验方面,推广云旅游、云直播等线上服务模式,增强游客体验,提升游客感知;推动5G与物联网、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数字孪生、机器人等技术和产品的有效融合,引导5G+4K/8K超高清视频、5G智慧导览、5G+VR/AR沉浸式旅游等应用场景规模发展,满足游客在旅游全过程智慧体验。
详细阅读 >>工信部、文旅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5G+智慧旅游协同创新发展的通知》
教育部公示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结果
近日,教育部公示了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结果,拟认定5751门课程为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其中,线上课程1095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472门,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1801门,线下课程2076门,社会实践课程307门,公示期为2023年4月11日至4月17日。
详细阅读 >>教育部: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名单公示
17部门联合发文 巩固提升地方病防治
国家疾控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7部门近日联合印发了《全国地方病防治巩固提升行动方案(2023-2025年)》,对进一步巩固全国地方病防治成果,持续落实地方病综合防治措施等做出相应安排。《方案》部署了巩固提升行动的重点任务,包括:持续消除碘缺乏危害、消除大骨节病危害、消除克山病危害、消除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砷中毒危害、持续控制和消除饮水型地方性氟砷中毒危害、控制饮茶型地氟病危害、控制水源性高碘危害等。
详细阅读 >>关于印发全国地方病防治巩固提升行动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
拟选1000所学校!教育部开展第二批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工作
教育部近日印发通知,部署开展第二批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工作,拟遴选1000所学校参与试点,在试点学校深入开展急救教育,推动在校园内配备急救设施设备,加强教职工、学生急救知识教育和技能培训,探索和积累可复制、可推广的急救教育经验做法,完善学校急救教育育人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