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繁体
 国务院 盘锦市人民政府
当前位置: 首页 >动态要闻 >动态要闻

推动首发经济高质量发展

发布日期:2025-07-09 浏览次数: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完善扩大消费长效机制,减少限制性措施,合理增加公共消费,积极推进首发经济”。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要“积极发展首发经济、冰雪经济、银发经济”。首发经济具有激发消费动能、带动产业发展、增添城市活力、激励企业创新等积极作用。当前,我国正以大力提振消费为重要抓手,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积极推进首发经济应善用创新思维,多维度综合施策。

何为首发经济

首发经济是指企业发布新产品,推出新业态、新模式、新服务、新技术,开设首店等经济活动的总称,涵盖了企业从产品或服务的首次发布到首次落地开设门店,再到设立企业总部的链式发展全过程。首发经济既可以是国际上的品牌或产品引入国内,也可以是外部区域的品牌或产品引入区域内部。可见,首发经济具有三个主要特点:一是首次发布,包括品牌、产品、业态等在某地区的首次亮相;二是链式发展,是从生产、创新到首发、推广等环节的完整过程;三是辐射带动,包括对企业自身品牌或产品的外溢效应和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辐射带动效应。

首发经济具有显著的经济提振作用。一是激发消费动能。首发经济不仅迎合了消费者不断升级的需求,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消费推广,帮助消费者建立对产品的初始印象,激发消费意愿。二是激励企业创新。首发经济的表象是新产品、新店、新模式,实质是企业在技术、产品、模式等领域的创新。因此,企业内部的创新积累和技术进步才是首发经济的真正要义。三是带动产业发展。首发经济发展能“以点带面”整合要素资源和重塑产业生态,形成涟漪效应,有效推动全产业链协同发展。四是增加城市活力。首发经济能吸引人才流入,促进企业投资、消费集聚和城市建设,提升城市活力,助力城市在激烈的竞争中实现“突围”。五是促进经济外溢。首发经济的链式发展特征,既能产生品牌或产品在影响力上的外溢,又可带来其在空间上的外溢,吸引更多消费者到首发区域进行消费,增强其消费动能。

发展首发经济的制约因素

当前,我国首发经济增长迅速,各城市积极吸引国内外知名品牌及特色店铺首次入驻,不仅提升了城市商业活力和经济发展消费动能,还涌现出一批具有创新性和引领性的首发经济新业态、新模式。从城市分布来看,上海的首发经济发展步伐最快,北京、成都、深圳、杭州等城市紧随其后,呈现“一超多强”格局。

根据《2023全国首店经济发展报告》,首店经济仍是目前我国首发经济的主要形态,其发展主要存在五个方面的制约。第一,各地引入的首店以区域首店和省份首店为主,全球首店和全国首店相对较少,首发经济规模和能级有待提升。第二,首店集中在餐饮、零售、儿童亲子、文体娱乐和生活服务等业态,结构较为单一,削弱了首发经济的带动效应。第三,品牌首店在大型商业综合体中入驻的店铺规模偏小,生产要素整合效能不足,关键环节的资源配置和主导能力较弱,难以吸纳全国乃至全球商品资源聚集。第四,以发布新产品、推出新模式、开设首店为主,在由首发经济衍生出的研发、品牌建设、企业总部等链式发展上存在较大短板。第五,各地聚焦在首发经济方面的政策相对不足,缺乏引领性的政策文件,且支撑首发经济发展的高能级专业机构、高端人才相对不足。

全方位助力首发经济发展

一是同优势产业结合,筑牢首发经济发展产业基础。把优势产业作为发展首发经济的基础,壮大特色首店经济的同时,推动首店经济反哺本土产业。加快在数字经济、新能源汽车等优势产业发展首店经济,发挥链主企业、龙头企业在首发经济中的关键作用,夯实首发经济的产业基础。

二是同数字技术结合,增强首发经济创新策源力。利用数字技术变革促进首发经济在实体空间和数字空间的融合发展,拓展城市商圈的时空界限。利用数字技术手段提高产销信息共享能力和首发经济对市场供需的反应灵活度,建设数据治理体系,重构组织流程与激励机制,以数字化工具链重塑首发经济的创新生态网络。

三是同深化改革结合,夯实首发经济政策支撑。加快完善和落实首发经济政策,构建目标、内容、实施和效果上相互支持、补充和衔接的政策框架,结合不同类型首发经济的发展需要多方面协同发力。针对首店品牌入驻涉及的项目选址、登记注册、安全管理等环节,优化首发活动报批报备流程,建立一站式服务机制,靠前协调服务。

四是同人文资源结合,挖掘首发经济文化效应。充分发挥首发经济在提升城市品牌方面的引领作用,挖掘地方特色资源禀赋、历史文化,改造老建筑风貌,维持独特文化底蕴和稀缺性的同时注入品牌自身的新商业元素,赋予传统商圈更强的文化传播功能,在推进首发经济的过程中重塑城市人文经济,使之成为高品质生活向导和魅力时尚的风向标。

五是同区域协调结合,推动各类城市错位协同发展。发展首发经济需要因地制宜,客观认识各地优势与不足,实现各类城市错位发展、差异化布局,打造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首店或首发经济。各地应发挥自身比较优势,聚焦细分领域和赛道,推动“科创+产业+平台+场景”相互赋能,在联动碰撞中激发首发经济发展新动能。

六是同品牌建设结合,激发首发经济创新动能。深入推动品牌建设,深入实施品牌竞争力提升工程,推进首发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此,应防止过度强调首发形式而忽视内容、过度强调首发频次而忽视质量、过度强调首发促销而忽视售后服务、过度强调首发活动而忽视品牌建设的行为,积极鼓励和支持形式与内容协调一致的高质量首发经济。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消费主导型经济的形成机制与推进路径研究”(23BJL086)阶段性成果〕

(作者分别系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浙江工商大学现代商贸研究中心研究员、安徽工业大学安徽创新驱动发展研究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