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助推农业保险“扩面增品提标”
- 发布日期:2020-01-28
- 浏览次数:223
信息来源:中国财经报
2019年,辽宁财政积极筹措资金,助推农业保险“扩面、增品、提标”。
据统计,2019年,辽宁省级财政投入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资金16.4亿元,比2018年增加2.8亿元,增长20.6%,支持308万户投保户对4115万亩大田作物(其中三大粮食作物投保面积3962万亩,投保率达8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7个百分点)、5252万亩森林、1021万头牲畜进行投保,为投保户提供风险保障523亿元,充分发挥财政保费补贴资金在促进农业生产、防范农业风险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一是开展玉米完全成本和收入保险试点。积极向国家争取,将辽宁省4个产粮大县纳入国家玉米完全成本和收入保险试点,涉及种植面积325万亩,提高保障水平和中央财政对该省保费补助比例,调动试点县投保积极性,保险覆盖面达84%。
二是扩大农业大灾保险试点范围。认真落实国家政策,将该省28个产粮大县全部纳入3大粮食作物农业大灾保险试点范围,涉及种植面积3365万亩,进一步提高保障水平和中央财政保费分担比例,降低县财政分担比例,调动基层投保积极性,保险覆盖面达87%。
三是支持地方特色保险品种发展。截至目前,辽宁已支持开展8个地方特色品种保险,重点支持了“一县一业”产业化发展品种。2019年,全省各级财政部门投入资金5357万元,比2018年增加2310万元,增长75.8%,支持在全省范围内推开食用菌保险,扩大中药材保险试点,新增牛、驴、羊特色养殖保险品种,进一步丰富了农户投保范围。
四是将非洲猪瘟纳入保险责任范围。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及时将非洲猪瘟纳入养殖业保险责任范围,同时,将能繁母猪和育肥猪保障水平分别由每头1000元、每头500元提高到每头1500元、每头800元,从而调动养殖户积极性,稳定生猪生产,增强猪肉供应保障能力。调整后,保费补贴预计增加1.6亿元,其中省财政增加0.5亿元。
五是创新农业保险管理方式。省财政厅会同有关单位组织开发了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资金管理系统,利用信息化手段对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资金进行管理,切实提高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确保财政资金使用安全、高效。